电影鸳鸯楼[电影解说]

鸳鸯楼[电影解说]

影片信息

  • 片名:鸳鸯楼[电影解说]
  • 状态:电影解说
  • 主演:宋春丽,田少军,赵静,纪玲,宋晓英,肖雄,刘信义,何伟,郭凯敏
  • 导演:郑洞天
  • 年份:1987
  • 地区:大陆
  • 类型:电影解说/
  • 时长:内详
  • 上映:未知
  • 语言:内详
  • 更新:2025-01-02 16:54
  • 简介:郑洞天口述:温情叙说“家里的事”  ——《大众电影》 2007年第13期  ……(前略)  《鸳鸯楼》:最接近我对电影和生活的认识  1986我拍了《鸳鸯楼》,这该算是篇命题作文。两个由头,一个是表演系明星班要毕业,以前毕业就是在舞台上排一出大戏,但明星班都是著名演员,学院就说咱们花点钱拍部电影吧,那么电影的前提就得是群戏,演员得用得多。另外,当时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大龄青年的住房困难问题,在双榆树现在的双安商场旁建了一幢“鸳鸯楼”,大约四十平方米不到,一室一厅,一厨一卫,夫妻两人年龄相加超过55岁的才能住上。这两件事凑成了我们的故事。  从整体的美学上说,其实《鸳鸯楼》比《邻居》更纪实。《邻居》是外观纪实,剧情是戏剧化的,故事的结构完全是一个完整的戏剧结构,最后皆大欢喜,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。而《鸳鸯楼》是开放的,是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,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下午,故事结束时家家的矛盾都没解决,但两口子还得过下去。  也就我们第四代会这么拍,要让年轻人拍,或许不是这家离婚就是那家跳楼。人家会说,按你这个故事这两口子怎么混下去呀7这就跟我的想法不一样,我就觉得天下的夫妻全这样,哪有没矛盾的夫妻?到今天我也是这看法,就是所有夫妻之间的矛盾都不足以散伙,干嘛要散伙?!我一直说一夫一妻的爱情是所有爱情故事里最难写的,写第三者特容易,没有第三者的爱情最难写,但是写好了最耐看,因为它是绝大多数人能感同身受到的。很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拍一个纯粹的情感故事。  《鸳鸯楼》里还是用的非作曲音乐,我们叫有声源音乐,音乐是用来作陪衬的。(笑)还在得罪黄准老师。  《鸳鸯楼》里的新课题  因为常常被人问为什么我拍戏的产量不高7被问得多了,我就有了固定答案,也就一直照着这个回答做着。我这样回答:因为我是老师不是职业导演,所以我每拍一部戏都得给自己定个目标,一部电影要定三个以上的课题,拍完以后拿回去能跟学生讲出点道道。所以我的每部作品都最少要干三件以前没干过的新鲜事儿。  《鸳鸯楼》跟《邻居》有什么不一样?《邻居》单机拍摄,《鸳鸯楼》两台摄影机同时拍,双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表演的解放,全过程都记录下来,到剪接台上再挑最精彩的用;最难的就是这两机器摆在哪儿,别打架,别穿帮。《鸳鸯楼》的第二个课题是同期录音,那时一年只有几部片子搞同期,因为怕环境噪音不好控制,而且耗片比高,但拍过同期的人肯定再也不想拍后期配音的了,因为声音、台词都太真实了。第三条,它是个分段体,六个小故事谁跟谁都不挨着。像后来的《爱情麻辣烫》什么的,出了一批分段体的电影,知道的人就说,人家《鸳鸯楼》十几年前就玩过了。  我在《导演阐述》里写了一个意思——“人们从群居的大杂院向往住进单元楼,想要独立的空间,但是住进独立空间又发生了新的问题,老死不相往来。中国传统邻里那种相濡以沫的关系,被新的生活方式给隔断了。这将是中国人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。”这话到今天就更是这样了。我1986年第一次到美国,人家问我感觉纽约跟北京有什么不同,我说我这么跟你说吧,在北京我要是突然失踪了,二十四小时之内我肯定被找着,而在纽约我一旦丢了,二十四年也没人找我!你呆在中国的这个大酱缸里面老说讨厌,怎么不让我清静会儿,找我干嘛呀,我愿意玩失踪!但我在纽约碰见艾未未,穿着一身国防绿在第五大道上走。我说你穿成这样没人看你吗?他说你看有人看我吗?所以,真到了谁也不理你的那一天,你没准又怀念起这个“酱缸”了。 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特别丰富的。拍《鸳鸯楼》当时的观念,就是要说每家都有自己的事,这个是最好玩的。至于这些事的是非,谁对谁不对,这个不重要,因为这是生活,没有绝对的是非。你看那六家基本上都是在吵,每家都是,吵的一生都天翻地覆,也没事,这就是最正常的夫妻生活和家庭单元。至今有记者问起我拍的十部片子:你觉得哪部片子最好?我会回答:这个我说不上,我觉得各有不同,因为我每部电影有不同的课题。但《鸳鸯楼》是我比较喜欢的,它最接近我对电影对生活的认识,它是我这十部电影里,唯一一部骨子里面以人物为中心的影片,其它还都是理念第一位。《鸳鸯楼》没有主题,就是写人。那时陈凯歌从美国回来,看了《鸳鸯楼》说:“国内电影已经这样拍人了!”可惜的是,到今天为止,我们拍的电影,真正以人为第一位的,而不是意识形态第一位的,特别少。  ……(后略)
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•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
 立即播放 线路一

选择来源

  • 线路一
3.0
网友评分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121次评分
3.0
网友评分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121次评分
给影片打分《鸳鸯楼[电影解说]》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我也要给影片打分

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
首页电影电影解说鸳鸯楼[电影解说]

播放列表

 当前资源来源线路一 - 无需安装任何插件
 倒序

剧情简介

郑洞天口述:温情叙说“家里的事”  ——《大众电影》 2007年第13期  ……(前略)  《鸳鸯楼》:最接近我对电影和生活的认识  1986我拍了《鸳鸯楼》,这该算是篇命题作文。两个由头,一个是表演系明星班要毕业,以前毕业就是在舞台上排一出大戏,但明星班都是著名演员,学院就说咱们花点钱拍部电影吧,那么电影的前提就得是群戏,演员得用得多。另外,当时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大龄青年的住房困难问题,在双榆树现在的双安商场旁建了一幢“鸳鸯楼”,大约四十平方米不到,一室一厅,一厨一卫,夫妻两人年龄相加超过55岁的才能住上。这两件事凑成了我们的故事。  从整体的美学上说,其实《鸳鸯楼》比《邻居》更纪实。《邻居》是外观纪实,剧情是戏剧化的,故事的结构完全是一个完整的戏剧结构,最后皆大欢喜,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。而《鸳鸯楼》是开放的,是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,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下午,故事结束时家家的矛盾都没解决,但两口子还得过下去。  也就我们第四代会这么拍,要让年轻人拍,或许不是这家离婚就是那家跳楼。人家会说,按你这个故事这两口子怎么混下去呀7这就跟我的想法不一样,我就觉得天下的夫妻全这样,哪有没矛盾的夫妻?到今天我也是这看法,就是所有夫妻之间的矛盾都不足以散伙,干嘛要散伙?!我一直说一夫一妻的爱情是所有爱情故事里最难写的,写第三者特容易,没有第三者的爱情最难写,但是写好了最耐看,因为它是绝大多数人能感同身受到的。很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拍一个纯粹的情感故事。  《鸳鸯楼》里还是用的非作曲音乐,我们叫有声源音乐,音乐是用来作陪衬的。(笑)还在得罪黄准老师。  《鸳鸯楼》里的新课题  因为常常被人问为什么我拍戏的产量不高7被问得多了,我就有了固定答案,也就一直照着这个回答做着。我这样回答:因为我是老师不是职业导演,所以我每拍一部戏都得给自己定个目标,一部电影要定三个以上的课题,拍完以后拿回去能跟学生讲出点道道。所以我的每部作品都最少要干三件以前没干过的新鲜事儿。  《鸳鸯楼》跟《邻居》有什么不一样?《邻居》单机拍摄,《鸳鸯楼》两台摄影机同时拍,双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表演的解放,全过程都记录下来,到剪接台上再挑最精彩的用;最难的就是这两机器摆在哪儿,别打架,别穿帮。《鸳鸯楼》的第二个课题是同期录音,那时一年只有几部片子搞同期,因为怕环境噪音不好控制,而且耗片比高,但拍过同期的人肯定再也不想拍后期配音的了,因为声音、台词都太真实了。第三条,它是个分段体,六个小故事谁跟谁都不挨着。像后来的《爱情麻辣烫》什么的,出了一批分段体的电影,知道的人就说,人家《鸳鸯楼》十几年前就玩过了。  我在《导演阐述》里写了一个意思——“人们从群居的大杂院向往住进单元楼,想要独立的空间,但是住进独立空间又发生了新的问题,老死不相往来。中国传统邻里那种相濡以沫的关系,被新的生活方式给隔断了。这将是中国人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。”这话到今天就更是这样了。我1986年第一次到美国,人家问我感觉纽约跟北京有什么不同,我说我这么跟你说吧,在北京我要是突然失踪了,二十四小时之内我肯定被找着,而在纽约我一旦丢了,二十四年也没人找我!你呆在中国的这个大酱缸里面老说讨厌,怎么不让我清静会儿,找我干嘛呀,我愿意玩失踪!但我在纽约碰见艾未未,穿着一身国防绿在第五大道上走。我说你穿成这样没人看你吗?他说你看有人看我吗?所以,真到了谁也不理你的那一天,你没准又怀念起这个“酱缸”了。 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特别丰富的。拍《鸳鸯楼》当时的观念,就是要说每家都有自己的事,这个是最好玩的。至于这些事的是非,谁对谁不对,这个不重要,因为这是生活,没有绝对的是非。你看那六家基本上都是在吵,每家都是,吵的一生都天翻地覆,也没事,这就是最正常的夫妻生活和家庭单元。至今有记者问起我拍的十部片子:你觉得哪部片子最好?我会回答:这个我说不上,我觉得各有不同,因为我每部电影有不同的课题。但《鸳鸯楼》是我比较喜欢的,它最接近我对电影对生活的认识,它是我这十部电影里,唯一一部骨子里面以人物为中心的影片,其它还都是理念第一位。《鸳鸯楼》没有主题,就是写人。那时陈凯歌从美国回来,看了《鸳鸯楼》说:“国内电影已经这样拍人了!”可惜的是,到今天为止,我们拍的电影,真正以人为第一位的,而不是意识形态第一位的,特别少。  ……(后略)

为你推荐

 换一换
  • 电影解说
    5.0迈克·费斯特/乔什·奥康纳/赞达亚/达内尔·艾普林/布莱恩·杜/沙恩·T·哈里斯/娜达·德丝波多维琪/琼·麦克沙恩/克里斯·福勒/玛丽·乔·费尔南德斯/A·J·利斯特/康纳·奥尔森/多利亚·伯拉孟特/克里斯汀·岱伊/詹姆斯·西尔瓦/肯尼思·A·奥舍罗/凯文·科林斯/伯吉斯·伯德/杰森·唐/哈德森·里维拉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.0樊少皇/安志杰/赵子琪/李凯馨/喻亢/楼学贤/张荻/任怡瑄/周斌/高子文/陈凯欣/赵强/何雨桐/王腾/杜憬仪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5.0马克·沃尔伯格/哈莉·贝瑞/J·K·西蒙斯/麦克·柯尔特/爱丽丝·李/杰西卡·德·古维/阿德沃尔·阿吉纽依-艾格拜吉/杰基·厄尔·哈利/露西·科克/帕奇·德拉奇/詹姆斯·麦克马明/胡安·卡洛斯·赫尔南德斯/斯蒂芬·坎贝尔·莫尔/科里·英格里士/亚当·柯林斯/朱丽安娜·库洛卡娃/凯·马丁/亚历克斯·梅里/史蒂文·穆林斯/哈丽艾特·巴罗/奥利弗·蒙纳格翰/达娜·德拉尼/MJ·李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9.0佐藤健/长泽雅美/森七菜/仲野太贺/中岛步/河合优实/友坂理惠/竹野内丰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9.0曹曦月/应昊茗/罗立群/董彦麟/赵樱子/刘锡明/杨清文/沈雪炜/李苑祯/刘威州/沙莎/顾乙亮/傲蕾/许若彤/韩宝松/安夏/刘柳汐/韩秋婷/王金洪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0.0巴西勒·阿德拉/尤瓦尔·亚伯拉罕/哈姆丹·比拉勒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6.0贾冰/左小青/李溪芮/宋晓峰/冯雷/刘桦/
  • 电影解说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0.0贝拉·基姆/罗什迪·泽姆/朴美贤/柳泰浩/Gong/Do-yu/郑庆顺/Minhee/Cho/Hui-hyeon/Ki/Funny/Choi/Inja/Lee/Sungchae/Choi/Nathalie/Levy/Jacques/Bourgaux/Soungboom/Son/Jaehyeon/Lee/Heungjoo/Yang/Elisa/Dusapin/Numyee/Kim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.0凯莉·库柯/大卫·奥伊罗/比尔·奈伊/康妮·尼尔森/鲁迪·达马林加姆/露西娅·阿留/里根·布莱恩-古金/西蒙·德兰尼/索妮塔·亨利/杰德-埃琳娜·德雷戈里斯/朱莉娅·舒内维奇/斯蒂芬妮·利瓦伊-约翰/史蒂芬·荣格/Betty/Kaplan/尹东贤/Matthias/Schmidt/Moritz/Berg/Angus/McGruther/多米尼克·霍尔姆斯/乔纳森·法伊拉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8.0凯文·哈特/古古·姆巴塔-劳/文森特·多诺费奥/萨姆·沃辛顿/乌苏拉·科尔维罗/比利·马格努森/金允智/维威克·卡拉/让·雷诺/雅各布·贝塔隆/伯恩·戈曼/保罗·安德森/David/Proud/奥利·格林/罗斯·安德森/Stefano/Skalkotos/马蒂娜·阿沃加德里/耶斯·利奥丹/卡罗琳·朗奎/Alessandro/Quattro/
  • 电影解说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.0谢苗/恩璟/柴园乐/金佳遇/雷磊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.0罗美兰/孔明/廉惠兰/朴炳垠/张允柱/李茂生/安恩真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8.0亚当·桑德勒/凯瑞·穆里根/保罗·达诺/昆瑙·内亚/伊莎贝拉·罗西里尼/莉娜·奥琳/彼得·帕帕内克/马里安·罗登/苏珊娜·斯狄沃诺娃//西妮德·菲尔普斯/珊妮·桑德勒/约翰·夫兰达斯/巴什·多兰/彼特·布拉哈/米库拉斯·奇泽克/杰西卡·贝钦诺娃/索娜·博蒙特/金伯利·韩/勇·李/埃尔克·卢顿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10.0雅各布·特伦布莱/保罗·沃尔特·豪泽/科林·汉克斯/米娅·明美·布朗/伊克·巴里霍尔兹/奈特·法松/果尔达·罗斯乌威尔/阿帕娜·南切拉/卡拉·古奇诺/马特·德拉皮那/珊农·陈-肯特/尼克·奇希亚马/安吉拉·贝塞特/斯盖·亚历克西斯/希拉·安布罗西诺/尤希·安度/拉里萨·阿苏亚杰/肖恩·查尔马茨/沃尔特·道恩/杰克·费舍尔/莲·华娜米/沃纳·赫尔佐格/艾米·希尔/阿利萨·李/诺亚·麦克考恩/希诺·纳卡米奇/艾立奇·西奥菲洛普洛斯/内门彻/娜塔希娅·德米特鲁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3.0刘俊谦/范少勋/詹子萱/林予晞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9.0贾冰/喻恩泰/蒋梦婕/刘桦/于洋/李倩/牛信信/冯鑫垚/王清亭/寒丰/徐哲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7.0贾冰/谭卓/小沈阳/于洋/董宝石/李嘉琦/张百乔/李宗恒/刘嘉裕/李琦/周大勇/马旭东/魏来/马驰/李海银/庄小龙/莎尔娜·玛格达瑶/冯满/田野/刘坤/张金条/王天放/徐震松/万国鹏/于晞悦/黄曾鸿辰/
  • 电影解说
    6.0小沈阳/秦海璐/王紫逸/曹恩齐/金梦阳子/董畅/陶海/周瑞/翁长特/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